gzhu-biyesheji/paper/latex/chapters/introduction.tex
carry 4141e09494 docs: 更新引言章节,优化研究现状描述
调整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的结构,新增了关于大语言模型微调、2B领域应用、AI辅助编码及提示工程的研究现状描述,使内容更加全面和清晰。
2025-04-26 01:58:57 +08:00

62 lines
15 KiB
TeX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第一章:绪论
\section{绪论}
\subsection{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现代软件开发领域,程序员的编码工作日益依赖于先进的大语言模型支持,这些模型凭借其强大的能力,显著自动化了代码生成流程,有效减轻了开发者的工作负担,并大幅度提升了开发效率。然而,尽管这些模型在公开数据集与广泛使用的开源项目中展现出非凡的性能,但在处理企业内部高度专业化的私有库时,其局限性便显露无遗。核心原因在于,大语言模型往往基于广泛的通用数据集进行训练,缺乏对特定企业或项目中私有库内专有函数、类及其交互细节的深度理解和应用适应性。
相较于广泛采用的公开编码模型针对私有库设计的专有模型显得尤为必要。公开模型虽强大但在面对包含企业核心业务逻辑、技术秘密及高度定制化功能的私有库时往往捉襟见肘。由于缺乏对私有库具体实现细节的认知生成的代码往往无法精准引用库中的类、方法或属性这不仅增加了后续人工调整的工作量还可能引入潜在的安全风险。此外企业间的私有库差异巨大从架构设计到API接口各不相同要求任何自动化工具都必须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以适应这些多样化的环境。
鉴于上述现状,本项目通过深度解析私有库的文档资源,精准提取关键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对大语言模型进行针对性的微调与优化。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模型对私有库特定功能和用法的理解能力,还极大地提升了生成代码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通过本项目,我们期望能够让生成的代码片段无缝集成于企业的私有库生态中,真正实现企业级软件开发的智能化与高效化,满足企业对高质量、高安全性代码的迫切需求。
\subsection{国内外研究现状}
\subsubsection{大语言模型微调研究现状}
国内外在大语言模型微调领域的研究正经历快速发展。在国内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智源研究院和TeleAI联合开发的“悟道·天鹰”系列模型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个低碳、密集参数的万亿参数语言模型。520亿参数版本的开源和核心技术细节的分享极大地惠及了国内人工智能社区。这些模型在某些中英文基准测试中表现出竞争力甚至超越了国际模型如Llama3-70B和GPT-4。为解决“幻觉”问题智源研究院还开发了BGE系列通用语义向量模型。BGE利用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通过允许大模型访问外部知识来提高其准确性。BGE系列自2023年以来已经过多次迭代在中英文检索任务中取得了领先成果并被集成到主要的人工智能开发框架和云服务平台中。
国内外一个显著的趋势是越来越关注小型语言模型SLM。SLM在训练成本和计算资源需求方面具有优势。研究表明在特定领域经过微调的SLM甚至可以超越更大的通用模型。这对于资源有限的机构和企业尤为重要。清华大学强调了发展小型模型对于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重要性。
在学术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顶尖机构积极参与大语言模型的研究和开发。他们的贡献涵盖从核心开发到探索在古籍数字化和医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
在国际上大语言模型微调研究也在快速进展重点关注长输出大语言模型Long-Output LLM等领域。这项研究旨在提高模型生成连贯、高质量长文本的能力这对于小说写作和复杂推理等任务至关重要。像Suri和LongWriter-6k这样的数据集以及新的评估基准正在开发中以支持这一方向。小型语言模型SLM的开发和应用在国际上也受到高度关注这是由对计算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模型的需求驱动的。
国际研究人员广泛探索了各种LLM适应技术包括参数知识适应例如DAPT、IT、PL和模型编辑和半参数知识适应例如RAG和基于Agent的系统。目标是在保留通用知识的同时提高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性能。研究还侧重于优化微调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少量监督微调数据也能有效激活预训练模型中的知识用于问答等任务。新的微调策略如自适应对比学习正在被开发以改善LLM中的知识表示和诚实性。遵循指令仍然是一个关键研究领域研究如何使LLM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复杂指令。机械可解释性技术例如电路分析被用于理解微调如何改变模型行为。此外联合微调正受到关注以解决数据隐私问题。
尽管取得了进展,国内外研究都面临挑战。在国内,存在对人工智能模型质量而非数量的担忧,许多模型是对现有开源模型的重新开发,缺乏核心技术创新。高质量训练数据的稀缺和数据产业的不发达也构成了重大障碍。“幻觉”问题仍然是一个主要挑战,限制了大模型在需要高精度应用中的可靠性。
在国际上长输出LLM面临的挑战包括缺乏高质量的长序列输出数据以及在 extended contexts 中保持连贯性的难度。评估长文本生成质量也很复杂。对于遵循指令,理解否定和抵御对抗性攻击等问题仍然存在。训练和部署大模型的高计算成本驱动了对更小、更高效模型的需求,这带来了自身在保持性能方面的挑战。
中国的新兴趋势和未来方向包括基于大模型的具身智能智源研究院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提示工程和认知工程也越来越重要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模型学习人类认知过程。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是另一个重要趋势智源研究院的BGE模型展示了通过使用外部知识提高模型性能的有效性。
在国际上通过量化和剪枝等技术提高LLM的效率仍然是一个关键趋势。增强LLM的可解释性也是一个重要焦点。更复杂、更全面的基准测试包括针对长输出生成的基准正在持续开发中。探索Transformer之外的新模型架构和训练范式是另一个重要的未来方向。
\subsubsection{微调后大语言模型在2B领域的应用现状}
微调后大语言模型在2B领域的应用在中国和国际上都在快速发展。在国内虽然公开研究可能少于技术报告或商业案例但可以识别出几个应用领域。在客户服务领域企业正在探索微调LLM以创建更智能、更像人类的客户服务机器人旨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运营效率。这些机器人可以处理复杂查询提供准确答案甚至进行一定程度的情感互动。内容生成是微调LLM的另一个应用领域用于撰写营销文案、产品描述和新闻稿。通过对行业特定或公司数据进行微调模型可以生成更符合品牌声音和专业标准的内容。北京大学在古籍数字化和理解方面探索LLM代表了在特定2B领域的独特应用。智源研究院的Emu3多模态模型也具有2B应用的潜力例如为电子商务生成带有图片的商品描述或在教育和培训中基于图片理解用户查询。总的来说微调LLM在中国2B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但显示出巨大潜力。
在国际上微调后大语言模型在2B领域的应用更为成熟和广泛。在客户服务领域各种规模的公司都使用微调LLM构建智能客户支持系统提供24/7、多语言的帮助。这些系统可以处理各种客户咨询解决常见问题并将复杂问题上报给人工客服从而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内容生成是另一个主要应用领域微调LLM被广泛应用于营销、广告和媒体行业以快速生成各种类型的文本内容如社交媒体帖子、博客文章和广告文案节省时间和资源。金融机构和咨询公司也利用微调LLM协助撰写行业和分析报告增强其专业性和深度。值得注意的是LLM在数据标注和合成方面的应用对于许多需要大量高质量标注数据的2B应用至关重要。通过微调LLM以理解特定的标注指南可以显著提高数据标注的效率和一致性加速AI应用的开发。总而言之微调后大语言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国际2B领域并不断扩展到更多行业和业务流程。
\subsubsection{AI辅助编码研究现状}
AI辅助编码的研究和应用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已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并推出了内部或限量使用的工具但像GitHub Copilot这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AI编码助手仍然相对稀少。可以推断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帮助开发者提高编码效率、减少错误以及学习新的编程语言或框架。这可能包括代码自动补全、语法错误检查、代码片段推荐以及基于自然语言描述生成代码等功能。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相关的公开研究信息国内AI辅助编码工具的具体功能、性能以及对软件开发流程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调查和分析。尽管如此随着中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开发效率需求的日益增长AI辅助编码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国际上AI辅助编码的研究和应用已取得了显著进展。GitHub Copilot、Tabnine、IntelliCode等AI编码工具被开发者广泛使用。这些工具通常在大规模代码语料库上进行训练能够提供智能代码补全、错误检测、代码建议和代码生成。研究表明这些工具可以显著提高开发者的编码速度和效率减少代码错误并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各种编程语言和框架。国际研究着重于进一步提升AI编码工具的智能化水平例如使其能够理解更复杂的代码逻辑更好地处理上下文信息生成更符合开发者意图的代码以及与各种开发环境和工作流程更深入地集成。此外还在研究AI编码工具对软件开发流程、代码质量以及开发者学习曲线的影响。总的来说AI辅助编码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成熟且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正在深刻改变软件开发模式。
\subsubsection{提示工程研究现状}
提示工程是一门新兴技术,随着大语言模型的普及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提示工程在未来人工智能应用中的重要性。可以推断,国内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探索如何设计更有效、更精准的自然语言提示来引导大语言模型生成期望的输出。这可能包括研究不同的提示技巧,例如使用清晰具体的指令、提供相关的上下文信息以及利用少量样本提示。一些国内开发者和企业也开始在实际场景中应用提示工程,例如优化提示以提高智能客服系统的响应质量,增强内容生成的连贯性和相关性。然而,与国际研究相比,中国在提示工程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和理论框架可能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随着大语言模型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中国应用范围的扩大,提示工程有望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在国际上,提示工程已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广泛探索了各种提示技巧和策略,例如零样本提示、少量样本提示和思维链提示,并研究了它们对大语言模型输出质量的影响。同时,出现了多个提示工程框架和工具,旨在帮助用户更有效地设计和管理提示。国际研究还侧重于理解为什么某些提示能产生更好的结果以及如何自动生成或优化提示。此外,还在进行一些关于提示压缩的研究以提高效率。总的来说,国际上在提示工程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一定的体系,并正在持续发展和完善,为更好地利用大语言模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subsection{本文结构安排}
本文围绕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自动化微调框架展开研究与实现,全文共分为五章,具体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 前言: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阐述了大型语言模型微调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指出了现有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概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介绍了论文的整体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本章详细介绍了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发展、应用及在辅助编码方面的潜力提示工程技术在引导LLM生成高质量文本中的作用模型量化技术及其在降低模型部署成本方面的意义LoRALow-Rank Adaptation等参数高效微调方法特别是QLoRA的原理与优势优化微调效率的unsloth算子以及用于构建交互式界面的Gradio框架。
第三章 需求分析:本章从项目整体出发,对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自动化微调框架进行了需求分析。首先介绍了项目的整体目标和应用场景。然后,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训练语料生成、模型微调、自动化整合以及前端展示等核心功能。最后,阐述了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如性能要求和扩展性要求。
第四章 关键技术实现本章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首先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模块划分与交互流程。接着描述了双数据库架构SQLite+TinyDB的设计与实现方案以及数据模型定义和数据库管理。详细介绍了语料生成与处理技术包括Markdown文档解析、Prompt模板应用、API协程并发调用以及数据校验与持久化。重点阐述了语言模型训练技术的实现涵盖监督式微调SFT流程、训练数据准备、LoRA微调方法应用、训练配置、监控与结果保存。随后介绍了基于Gradio框架的前端交互系统设计与实现包括全局状态管理、前后端数据流、流式响应与实时反馈以及异常处理。最后探讨了系统的扩展性实现方案。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本章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回顾了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同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subsection{小结}
本章作为全文的引言部分首先阐明了在当前大型语言模型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构建自动化微调框架的研究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认识到自动化、高效化微调工具的缺失是当前LLM应用落地的瓶颈之一这进一步凸显了本研究的价值。本章还概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旨在通过整合先进的语料生成、模型微调和前端交互技术构建一个用户友好、高效灵活的LLM自动化微调框架。最后详细介绍了本文的章节结构安排为读者清晰地勾勒出后续内容的逻辑脉络为深入理解本文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